燕鴴(Oriental Pratincole)身長約 24 公分,是屬於夏候鳥的一種;台灣的圖鑑中把燕鴴列為燕鴴科,由於只有一種,為了方便起見,相簿中我把它歸類為鴴科。燕鴴夏羽的特徵包含嘴黑色但嘴基部紅色,背部褐色,喉部乳白色但有明顯黑圈。
就像之前說的,燕鴴的姿態很豐富,他們飛行落地後會先探看週遭環境。安心之後,就會站立起來。請留意,他們的腳有關節,因此允許它們半蹲。
燕鴴還有一個稱之為"擬傷"的假動作,不知道裝作受傷的目的是要做什麼,但是實在是可愛萬分,只是照片拍不出現場那種可愛的情境。擬傷的動作大致拆解為:蹲下,然後把翅膀慢慢伸開。
最後,把翅膀整個打開並趴下。
最後呈現幾張飛行照,其中一張燕鴴口中不知道含的是什麼。
燕鴴大概是我 2014 年拍的最過癮的鳥種之一。之前也曾經試圖回肉粽角沙灘拍攝幼鳥,但往往事與願違。沒想到在福寶濕地拍秋過境鳥時,居然跳進來一隻燕鴴的幼鳥。
其實,拍完了燕鴴之後沒多久,就聽說燕鴴也有非繁殖羽。但是因為這一系列已經拍的夠多了,一直沒有很大的動力去拍。2015 年秋過境到台中都會公園拍白腹琉璃雄鳥,沒拍到;回家前下意識的到紅土區晃一晃,就看到一群親民的非繁殖羽燕鴴。

非繁殖羽比較明顯的不同在於嘴基部的紅色不見了,而且喉部黑色圈帶不明顯。真要說"燕鴴全紀錄",我看大概只缺孵蛋以及雛鳥了。
去過但不知道這個角落有個地名,而且google地圖有紀錄!
回覆刪除擬傷是為了誘導天敵遠離巢位或雛鳥。我猜這裡的天敵是拍鳥者 :)
哈,有趣的說法。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