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蘆鵐 @ 東京

在前一篇介紹黃喉黑臉鵐的時候,我就說那天早上的目標鳥其實是蘆鵐。說起蘆鵐,就不得不說我的壞毛病:出發拍鳥前,盡可能先做功課。但是,為什麼這是一個壞毛病呢?唉,這就不得不說起一件發生在 2023 年 4 月的慘事。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黃喉黑臉鵐 @ 東京

拍鳥以來,黑臉鵐是我頭痛的鳥種之一;亞種至少有三種,圖鑑對於每種的描述似乎差異也不大,在某種程度上,這情形跟東方澤鵟的一些奇怪的型,很像。印象中,幾年前黑臉鵐中的一個亞種被獨立出來,查了一下資料是所謂的日本亞種(personata)。


2025年11月8日 星期六

小嘴烏鴉 @ 東京

台灣本島和金門在過境期偶而有小嘴烏鴉的消息,跟我最接近的一次是金門的農改所。那次只見黑黑的鴉科飛過,跟過去也沒找到;喔,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烏鴉啦。那段時間,在 FB 上曾聽說小嘴烏鴉在市區屬於常見的飛羽,所以去東京時就會留意市區裡飛翔的烏鴉。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疣鼻天鵝 @ 高雄市區公園、日本東京

第一次拍疣鼻天鵝是2018年在高雄拍的,去拍的原因是本來要拍的琵嘴鷸離開了,只好去拍已經確定是逃跑到公園的它。在東京皇宮的水池拍一群羅文鴨的時候,也遠遠的看到它,隨手就拍了兩張,算是我也拍到了不是棄養的疣鼻天鵝。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羅文鴨 @ 台中高美濕地、苗栗通宵、日本東京

拍水鳥,經常拍出來都是"鳥小小",真希望 Canon 的 100 倍光學變焦的類單眼能趕快推出,據說有效焦段高達 2000 mm,那可會將我目前拍的水鳥放大兩倍。這次"鳥小小"的目標是羅文鴨;曾經試圖去宜蘭時順便拍拍,結果沒找到;到鰲鼓濕地找,雖然找到了,但是比起高美濕地拍的,距離至少又多了一倍。那在高美濕地拍攝的距離究竟是多遠?保守估計,應該在 50~100 公尺之間。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棕耳鵯 @ 蘭嶼、日本東京

第一次去龜山島拍鳥的時候,目標鳥之一就是棕耳鵯。只可惜縱然聽到滿谷的叫聲,但是就是拍不到。還記得那時跟同團鳥友抱憾的時候,另一位鳥友就悠悠的說,不要急,只要去蘭嶼,到處都有。說真的,這次去蘭嶼,我也覺得棕耳鵯到處都是,只是要拍好也不是很容易的。


2025年8月31日 星期日

冠鸊鷉 @ 桃園蘆竹、鰲鼓溼地(含求偶舞和獻食)

2016 年初,終於拍到冠鸊鷉的繁殖羽了,拍攝的地點是鰲鼓濕地;之前雖說希望能拍到蘆竹的繁殖羽,只可惜他(和另一隻後來到訪的冠鸊鷈)早早離開了。(三月底又去了一次鰲鼓,這次的繁殖羽更繁了,而且更活潑,我把繁殖羽的照片幾乎都換成這一批的,而且又多上傳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