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灰背鷗 @ 梧棲漁港、布袋濕地

印象中,第一次拍鷗科飛羽是在 2014 年 2 月,那時候由於沒有鳥訊,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去梧棲漁港碰碰運氣。由於時值鷗科造訪(那時候我還不知道),拍得最多的就是各種的鷗。拍的時候很高興,可是一回到家整理時,頭就大了,完全不知道要從何處著手,也因此後來對於鷗科飛羽總是興趣乏乏。2018 年去鰲鼓溼地拍白眼潛鴨時,等著閒著也是閒著,看到大鷗從眼前飄過就打個幾張,心想或許是再度嘗試鷗科辨識的時候了。在整理鰲鼓拍的小黑背鷗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在 2015 年 2 月居然也去了梧棲漁港一次,而且當時歸檔在小黑背鷗的幾張照片怪怪的。


灰背鷗(Slaty-backed Gull)身長約 55~67 公分,又稱之為大黑脊鷗,屬於稀有的冬候鳥。其特徵包含虹膜黃色,嘴黃色而下嘴先端有紅色點斑,腳桃紅色。成鳥繁殖羽頭、頸、體下至尾羽白色,肩、背及翼上暗深灰色,與黑翼端無明顯對比,次級及三級飛羽後緣白色。



非繁殖羽頸及眼周有暗褐色縱紋,後頸至胸側為較粗縱紋,呈明顯髒污感。



飛行時,初級飛羽 P10-P5 先端黑,尖端白色,P10-P6 具白斑,形成醒目的白色珠串。我兩次紀錄的應該都接近繁殖羽了。



原來以為在布袋只拍到灰背鷗成鳥,後來仔細整理照片時,卻發現之前也在同一個地方拍到亞成鳥。不過,亞成鳥很難辨識,我只能說我推測是亞成鳥。



根據圖鑑,灰背鷗一齡冬羽嘴黑,嘴基略帶粉褐,全身大致為淡褐色,具暗褐色縱紋及軸斑,尾羽暗褐色。



停棲時,翼尖暗褐,無白斑;飛行時,翼尖和尾羽暗褐,與褐色背及翼無明顯對比。除了嘴的顏色比較奇怪之外,其他特徵大致相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