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2020 年四月份屏東東港來了 17 位嬌客(彩䴉),在數量上應該是破了紀錄;此外,到了六、七月的時候,還隱隱約約聽到一個說法,那就是有彩䴉在育雛。雖然當時我很用心的查找資料,但是沒有找到影像畫面。雖然如此,彩䴉"似乎""真的""可能"在台灣繁殖。
時間很快速的轉到 2024 年的七月,剛開始在台南北門被發現有幾隻彩䴉滯留(我拍到三隻);然後到了八月,消息慢慢散播出來,滯留的彩䴉有餵食幼鳥(已經沒看到巢了,還要稱之為雛鳥嗎?)的情形。
閒話不多說,一知道消息的第二天就南下。因為知道是育雛,應該不會亂跑,所以一直拖到接近中午才到,這個錯誤的決定,讓我拍了個寂寞,逆光又透空;只好找時間再次南下。
幼鳥有兩隻,先分別介紹一下:一隻頭頂的白斑比較細,另一隻頭頂的白斑比較寬。一致的特徵是羽色偏綠,甚至翼下飛羽的部分也偏綠。
再來就是育雛(或者是餵食)的重頭戲。由於有了前一次的慘痛教訓,這次站的位置會選擇出現的背景比較不會透空的地方。
雖然說是這樣說,但是主角到時候會不會配合就不得而知;還好,這次終於有一次他們站的位置後方的綠背景比較多。
不曉得客官在看這些照片時,有沒有特別的感覺?我是覺得"喉嚨會不會被刺的很痛?"
本來想放一些另一隻幼鳥的餵食照片,但是因為透空,而且動作重複,考慮再三決定不放了。
最後,就放幾張幼鳥的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