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家烏鴉的訊息是我回高雄過完年後兩三天才聽到的。剛聽到時覺得有些可惜,心想怎麼才剛剛離開就........ 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這樣的迷鳥居然沒有受到太大的關注(跟之前的橙頭地鶇或者栗背伯勞比起來),因此訊息也就斷斷續續的。隔了一個多月正好要南下,打聽清楚位置後,專程走了一趟,沒想到它居然還在等我。就這樣,我在 2017 年第一次入袋家烏鴉。
家烏鴉(House Crow)身長約 40~43 公分,屬於迷鳥。上網查了一些資料,大多是在高雄發現的;根據圖鑑的說法,"可能藉由船舶散佈至非原生地"。如果真是如此,可能現在去找還有機會找得到。
其特徵包含虹膜深褐色,嘴和腳黑色,後頸、頸側至前胸灰色,胸以下暗灰色,其餘部分藍黑色而有光澤。
雖然 2017 年沒拍好,但是可能是因為它真的不是很漂亮,之後幾年偶而知道家烏鴉的鳥訊,我也沒去補考。
這樣的情形到了 2024 年有了小變化。幾乎每年的夏天,除了八色鳥可以撐撐場面之外,大致就是沒鳥拍,而 2024 年的夏天終於有點小變化;有鳥訊說台南有彩䴉,實在沒鳥拍,所以就安排了南下行程,把幾種鳥一次補考。
除了彩䴉,我也到安平把已經停留了幾個月的家烏鴉拍了一次。雖然拍的還是不滿意,而且到現在它還在,但是什麼時候會去補考,那就不好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