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大鵟 @ 花蓮新城、新竹香山、台北關渡

大鵟,從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稱就非常著迷;為了它做了許多功課,那時候的結論是"很可能要去蒙古"才拍得到。就像在之前文章提到的,2021 年初台灣多處傳出了大鵟的消息,這個在我多年的拍鳥經驗中,實屬難得,尤其其中多個個體在同一地停留超過一個月,而新竹的個體更是長達三個月之久。


印象中,第一次聽到大鵟的消息是在 2021 年的第一天,只可惜那段時間不知原因,身體的狀況似乎不是很優,一直拖到了一月中旬前後才出發前往花蓮。去花蓮拍了三天,只有第二天下午拍到的大鵟才是"大",所以我特別留了一張下來。



去花蓮拍大鵟,目標是希望能拍到停棲版,這個願望在第三天的清晨實現了,只是事後用 Google 地圖丈量了一下,拍攝距離大約是 150~200 米。只可惜就算是再不甘心,也得離開花蓮了。



雖然想補考的心到現在還有,可是當時再去一趟花蓮成本實在太高,而且還可能槓。之後也嘗試去田寮洋補考,可惜最終以槓收場。



2023 年底,突然傳出大鵟在關渡出現的消息。可能 2021 年拍的還算滿足,第一時間我並沒有太多的反應;沒想到之後在網路上看到各種迷人的照片,我特意選了一天過去看看。



我到的時候,現場已經站滿了一排,我只好在邊邊角找個地方站。到了現場,我才知道之前我看到的那些迷人照片的區域,已經被封鎖了(真的無言);但是,還好當天它在熱擾已經很嚴重的時候,飛過來停了一次;之後又去了多次,這樣的機會就不再出現。



雖然熱擾嚴重,但是這一次直面飛過來,算是我運氣最好的一次。事後大致推估了一下,拍攝距離至少比花蓮拍的少了一半以上;除了在花蓮第二天下午拍的那隻"就在我頭頂的"大鵟。



現在已經記不清,我總共跑了關渡幾趟。事後檢視照片,雖然停棲地比較少見,但是我覺得飛行的版本就是比停棲地耐看。



甚至有些飛版的照片明明主體小小的,但是那個畫面所呈現出來的動態感真的很吸引人。



在關渡的時候,它很喜歡站在一根監視器的上方;鳥友戲稱是關渡的新地標。



我拍的時候,除了黑鳶,還有黑翅鳶會來騷擾。從我選的兩張照片可以看出,在這些騷擾的過程,似乎大鵟一點也不威,反而覺得呆呆的。



除了 2021 年的花蓮和 2023 年的關渡,我總共去了新竹五趟。前三趟都只能非常遙遠的紀錄它,利用 Google 地圖丈量了一下,拍攝距離都至少 400 米。去了次數多了,慢慢理解到想要拍到比較近的照片,需要耐性跟它耗。



大鵟(Upland Buzzard)身長約 57~67 公分,屬於稀有的冬候鳥或者過境鳥。在 2021 年之前,我知道大鵟的訊息幾乎都是驚鴻一瞥,因為我拍到的個體在台灣停留的時間都超過一個月,我以冬候鳥歸類。



大鵟有兩種色型,目前出現在台灣的只有淡色型。成鳥虹膜褐色,嘴灰黑色,臘膜黃綠色,毛足且腳黃色;淡色形成鳥頭及胸乳白色,喉部有暗褐色縱紋,頸和胸側具暗褐色縱斑,腹側及脛羽暗褐色,背褐色具不明顯淡色羽緣,翼後緣以及翼尖黑色,尾羽褐色呈白色斑駁狀,尾羽有多條暗色橫紋,末端橫紋較粗。幼鳥虹膜淡黃,翼後緣不黑。



大鵟在台灣曾經出現的四種鵟屬猛禽中,體型最大。或許是這個訊息的原因,或許是它的名稱中有一個"大"字,我原以為它的體型很大,但是實際上它的體型根黑鳶差不多。



在真正開始做功課之後,我才發現要把大鵟辨識出來有一定的難度,而不少文章也特別提及,它的羽色多變,很容易跟東亞鵟混淆;例如,我拍的東亞鵟有一隻的腿毛是褐色,但是大鵟必須是暗褐色。我整理的照片其實刻意把大鵟的幾個特徵呈現出來,不知道客官能整理出幾個跟東亞鵟不一樣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