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啄花(Plain-colored Flowerpeker)身長僅有 8 公分,是台灣特有亞種,也是台灣體型最小的飛羽。根據網路上蒐集到的資料顯示,雖然台灣到處都有記錄到綠啄花的資料,但是卻不常見。
當天在內溝溪,小小的一顆水麻樹,站了滿滿的鳥友,因為接近八點才到,只能在相對差的位置。還好綠啄花偶而跳到比較能拍的角度,讓我過一下癮。
根據鳥友的觀察,綠啄花並不是"吃"水麻的果實,而是擠壓水麻果實來吸食(或許是)水分。
在許多網路的資料顯示,啄花鳥科(在台灣就只有綠啄花與紅胸啄花)與桑寄生植物息息相關。桑寄生約五月開花,六月結果;一年開花結果兩次,第二次約在十、十一月,蓮華池的桑寄生是生長在油樹上的。 在 2014 年 5 月中旬,台灣第一波梅雨停下來的空檔,跑了一趟蓮華池。可惜去的時間太晚,或許太熱,或許是過了覓食期,只有很短暫的,而且很遙遠的紀錄到綠啄花。之後又跑了幾趟,都是空手而回。
到了 2017 年的七、八月,鳥訊不斷傳進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之前五月去是錯誤,應該是七、八月果實才會成熟,不少的幼鳥(在嘴基有明顯的黃色)也在這時候覓食。

牠跟桑寄生植物的關係似乎非常密切。不知道是個性膽怯呢(偽帳?),還是食物豐富到讓牠可挑剔...不然就是所有賞鳥者都經歷過的:鳥緣未到!但我們都知道,賞鳥的樂趣在於「過程」,而拍鳥只是留個紀念而已。把生態顧好,以後總是有機會的。(演講完畢!)
回覆刪除當然贊成,只是"沒人喜歡槓龜的感覺"。說實在的,蓮華池非常容易槓龜。
刪除Wonderful Website!
回覆刪除Ja Huo!
Paul Hsu
Thank you!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