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記得在好幾年前的一個下雨的午後,群組傳來馬崗漁港出現冠海雀。由於那時候還沒去過馬崗漁港,但是利用 Google 估了一下,最快的到達時間也是在下午四點以後,所以決定第二天再去。結果第二天早上到的時候,已經有一大群的鳥友守候在那裡。雖然那天是槓龜,但是聽了不少消息,說是冠海雀出現在海港內好一陣子,而且可以非常近距離的拍攝。我當時就跟自己說,下次再有"海雀"出現在海港內的消息,就算是下雨、就算是到達時間是傍晚,只要還能拍就一定要衝。
2022 年一月底,我已經回到高雄準備過年。就在這個時候傳來扁嘴海雀出現在高雄永安區漁港的消息,雖然已經跟家人聚在一起、雖然房子外面的雨勢不小,這時候還是依據當初的決定,立馬跟家人告別,直衝永安區的漁港,而且還心中默想這次運氣不錯,不需要從高雄衝到馬崗。終於到達漁港,放眼望去也是一大群鳥友,大家在分佈在漁港四週。我選了一個比較容易走到的位置,並跟著旁邊的鳥友拍攝方向去找。
找了一陣子之後,海雀突然冒出水面,大約在距離 100 米的遠處拍到了它;雖然很不清楚,但是因為確定沒槓龜了,就比較能一邊繼續找鳥,一邊聽身旁的鳥友聊天。廳的過程大概可以整理出兩個重點:運氣好的話,它會離你非常的近(當天有兩次,海雀就從我腳底下游過;喔,千萬不要誤會這樣子很好,我的是定焦鏡,太近了反而沒辦法拍,只能眼睛欣賞),運氣不好的話,根據它現在的位置,也有可能就游出港了(昨天就是大約在這個時間點的前後,它游出港,直到今天才出現)。
我運氣不錯,它慢慢的從 100 米游到大約 70~80 米的對岸,在那裡玩了一陣子(應該是覓食)之後,然後就直直的往我所在的岸邊游過來。就像剛剛說的,最近的時候它就在我腳底下的岸邊水面,然後慢慢越游越遠。由於我晚一些還有事必須離開,我待在那裡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在港內遊玩。
扁嘴海雀(Ancient Murrelet)身長約 24~27 公分,屬於稀有性的海鳥。它主要在日本北部到北極區的小島繁殖,非繁殖期最南會到台灣附近海域。其特徵包含虹膜黑色,嘴粗短、且為粉白色或者牙白色,腳藍灰色,非繁殖羽頭部黑色,喉部白色,無白色眉紋,頸側、前額以下白色,背部石板灰色,翼以及尾羽暗灰褐色(褐?我怎麼看都是灰黑)。
它在港內遊走的時候,頭部大都沉入水面,根據少有的兩張進食的照片,推測應該是覓食。我原本以為出海拍海鳥可以有機會拍到海雀,這次的拍攝經驗告訴我,真的機會不大,因為浪頭高,而它體型又小,身體羽色黑色,想在茫茫大海中找尋,難度極高。
最後一張照片的邊緣黑色,是靠在岸邊的船。喔,那天拍完之後,第二天再去拍的鳥友都撲了個空;原以為是離開了,沒想到它居然是跑到的另一個港口,只可惜那個港口是管制區,無法進入。最後,它在水裡游泳的姿勢頗像"企鵝"(對,你沒看錯);我查了一下,海雀被歸類為飛羽是因為它真的能飛。[註:這是我在台灣拍的第五百種飛羽,慶賀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