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了半年多,鳥友們也常常有趕熱鬧(或者說趕流行)的情形。就在五月的某一天,某位高雄鳥友貼出了幾張在柴山拍到的紅耳鵯,一時之間就看到各式各樣的紅耳鵯的照片。之前說過,我對於全身羽色大致是褐色,但是有一些紅色斑點的飛羽(例如,燕鴴、野鴝等)特別沒抗體,有了這個消息恨不得早一點過去。雖然一直沒時間成行,但是一位鳥友說竹山也有紅耳鵯,於是找了個早上特意過去探探。
紅耳鵯(Red-whiskered Bulbul)身長約 18~20 公分,屬於稀有的歸化種(引進或者逸出,但是在台灣野外繁殖);雖然高雄的有一群,也觀察到有繁殖的情形,但是反觀竹山的這羽,似乎形單影孤,而且跟白頭翁混在一起,似乎適應力並不強。其特徵包含虹膜暗褐色,嘴和腳黑色,成鳥頭上有黑色、高聳的冠羽,被鳥友戲稱為巫婆帽,眼後有紅色耳斑,頰白色,有黑色頰線,背面褐色,喉白色,胸和腹部汙白色,尾下覆羽紅色。幼鳥無紅色耳斑,尾下覆羽粉紅色。
我到百花嶺也拍到了紅耳鵯,兩岸的名稱一致。根據地理分布來說,紅耳鵯在百花嶺的有可能是雲南亞種(或稱 monticola 亞種)或者指名亞種,但是雲南亞種應該有完整的黑色胸帶,所以我拍的應該不是雲南亞種,而可能是指名亞種。(其他的亞種,還沒找到資料)
看了一些在 OBI 的照片,幾個亞種的主要差異在胸帶、耳羽等,可惜我看不出來,尤其台灣拍的屬於逸出鳥,也不清楚當初是從哪裡引進的。
2018 年四月,我找了個回高雄的機會,特意繞進去柴山看看。運氣還不錯,看到一對正在咬巢材、築巢。本來打算隔一陣子再去拍幼鳥,可惜後來忙於拍攝幾種還沒拍過的飛羽,就把這事給忘了。
能請教是在竹山的何處拍攝嗎?謝謝您
回覆刪除能請教是在竹山的何處拍攝嗎?謝謝您
回覆刪除請留 email.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