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秧雞科的飛羽都是在溼地環境活動,其中比較特別的是灰腳秧雞,它屬於森林型的。2015 年春過境,伴隨著赤翡翠,居然也傳來小秧雞出現在野柳的消息。野柳?山坡地的地形,一時之間還很難適應過來,它怎麼會停在那裡?而不是隔壁的金山濕地?
小秧雞(Baillon's Crake)身長約 17~19 公分,屬於稀有的冬候鳥,只是發現的期間是 4 月下旬,停留的時間也不長,這個歸類還蠻奇怪的。
其特徵為虹膜紅色,嘴短而嘴峰灰黑,嘴基黃綠色,腳灰綠色,趾長。雄鳥頭頂、頸部、背部至尾羽大致棕褐色,並夾雜黑軸斑及白色條紋,臉、頸至胸腹為素淨的藍灰色,脇及尾下覆羽有黑白相間的橫紋。雌鳥似雄鳥,但羽色較淡,藍灰色較淺,頸側及胸沾棕褐色。
翻過圖鑑的照片,雖然不覺得像,但是描述完全相符,而且手繪圖鑑的樣子也符合;看起來 2015 和 2020 年四月出現在野柳的這一隻是成鳥。
2018 年十月,小秧雞再次顛覆我的印象,雖然也是在野柳出現,但是地點卻是跑到了海邊;看起來過境的鳥兒,累的時候飛到哪裡就是哪裡了。
根據圖鑑的說法,幼鳥似雌鳥,但臉及體下非藍灰色,而為淡棕褐色,喉部近白色。
看起來,2018 年十月野柳的這一隻是幼鳥;另外,仔細看,它的虹膜也還沒變成紅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