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黑尾鷸 @ 福寶濕地、台南北門、桃園大園

2016 年的春過境,在桃園大園觀察到一隻繁殖羽的黑尾鷸,雖然水的顏色很美,只可惜拍攝的時候是光線不佳。非繁殖羽的拍攝是在 2015 年秋過境時,在台南北門完成的,那一次的黑尾鷸群保守估計超過五十羽,光線好而且距離不太遠。


黑尾鷸(Black-tailed Godwit)身長約 36~44 公分,算是不普遍的過境鳥。其特徵包含虹膜暗褐色,嘴長筆直(班尾鷸前端略往上翹),基部粉橙色而先端黑色。



繁殖羽頭、頸、胸紅褐色,頭上至後頸有黑褐色細縱紋,眉線乳白色,過眼線黑色,腹以下白色,胸、脇有黑褐色橫斑。



後來又陸陸續續拍了一些背景較佳的黑尾鷸,我根據最"繁"的到不"繁"的個體依序排列。從圖中應該可以看出,繁殖羽的黑尾鷸,其眉線也可能變紅。



2016 年秋過境的一開始,北門又再次聚集了一批黑尾鷸,這時候的它們大多介於從繁殖羽變成非繁殖羽的過程中,羽色豐富而多變。

黑尾鷸

非繁殖羽頭、頸、胸淡灰褐色,眉線白色,背面灰褐色,腹部以下白色。

黑尾鷸

翼下覆羽及尾上覆羽白色,羽尾末端黑色。



幼鳥似成鳥非繁殖羽,但背部淡色羽緣之內側黑色,脇淡黃褐色。

黑尾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