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蘆鵐 @ 東京

在前一篇介紹黃喉黑臉鵐的時候,我就說那天早上的目標鳥其實是蘆鵐。說起蘆鵐,就不得不說我的壞毛病:出發拍鳥前,盡可能先做功課。但是,為什麼這是一個壞毛病呢?唉,這就不得不說起一件發生在 2023 年 4 月的慘事。


當時,我很早就知道鳥訊了,而且鳥點就在高美濕地,那可是我可以輕易發揮在地的優勢。只可惜,自從拍過葦鵐之後,我就自然而然的注意到蘆鵐,而不論是圖鑑、還是網路上的照片,我無法分出葦鵐和蘆鵐;因此就很不理性的沒去拍。



有一次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他應該覺得我很莫名其妙,並說了一句:距離那麼近,就算一次沒拍對,多去幾次不就好了。這真是點醒夢中人,只可惜這時已經距離 2023 年超過一年以上了,而那之後,我就沒有蘆鵐的明確訊息了。



去東京的公園找蘆鵐之前,我已經知道那個公園有多隻蘆鵐出現,去之前我還期望看看有沒有機會拍到繁殖羽,結果到現場確實有好幾隻蘆鵐(不確定數量)在活動;至於繁殖羽,那是我多想了,四月份可不是它們的繁殖季。



拍完了以後,我覺得再次遇到蘆鵐和葦鵐,我是不會看錯了。對於圖鑑上兩者的差異,我覺得最明顯的就是嘴,蘆鵐的嘴跟葦鵐比較起來,明顯的粗厚,或者也可以跟圖鑑上說的嘴峰呈弧形。至於另一個輔助的辨識特徵是蘆鵐的小覆羽是紅褐色(我把它當輔助特徵是因為有時候那個紅褐色的地方會磨損[或者換羽]而不明顯)。



還有,胸前有沒有縱紋,我倒是覺得不重要:最後一張有兩隻蘆鵐的個體,一隻的胸前看不到縱紋,而另一隻卻很明顯。有時候我覺得很怪,不論是看圖鑑,還是看別人拍的照片,我似乎不太容易抓到重點,例如,蘆鵐的嘴比較粗厚;沒自己拍到,我怎麼都看不出來那個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