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劍鴴 @ 福寶濕地、田寮洋、台北木柵

有一次整理照片在翻閱廖本興鳥類圖鑑的時候,我發現鴴科的水鳥,我幾乎都已經記錄過了,只剩下劍鴴還沒紀錄,所以特別注意它的消息。不知道什麼原因,2017 年初台灣各地都有劍鴴的消息,而且有些地方的數量還不少;其中據說離我最近的福寶濕地也有,特意挑了一天就過去看看。雖然去之前做了許多功課,實際上在找尋時的幫助有限,只好拍了一堆小環頸鴴/劍鴴,然後回家慢慢過濾。運氣不錯,還真的拍到了,只可惜那時候已經下午五點半了;隔兩天再去補考,就再也找不到了。還好,2018 年初木柵出現了一群 5 隻的劍鴴,為了拍的更完整,特意北上補考。


劍鴴(Long-billed Plover)身長約 19~21 公分,屬於稀有的冬候鳥。劍鴴虹膜暗褐色,黑嘴細長,腳淡黃色;雄鳥繁殖羽前額白,額上黑橫斑連結黑褐色寬過眼帶,淡黃色眼圈略窄,眼上有白色細眉紋,喉及環頸白色,頸環下有一完整黑褐色胸帶,胸和腹以下白色,體背及尾羽大致為灰褐色。



雄鳥非繁殖羽耳羽及胸帶轉灰褐色,胸帶常不完整。



根據到處都是劍鴴?的說法,最好的野外辨識方式就是它的體型,它明顯比小環頸鴴大上一大號。但是如果它沒機會跟其他小型鴴科(例如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等)站在一起,那就麻煩了。上一張是繁殖羽雄鳥,而且跟身前的小環頸鴴比起來,明顯的大上一號。



雌鳥似雄鳥,但耳羽色澤較淡,黑褐色胸帶及額上黑斑稍窄且色澤較淺。上一張推測是雌鳥。



幼鳥似雌鳥,但無黑色額斑,頭頂及體背有淡色羽緣。上一張推測是幼鳥。



在福寶濕地拍的這一隻,從無完整胸帶以及無額上黑斑(??),推測是雄鳥非繁殖羽。



翻了翻圖鑑,劍鴴和小環頸鴴的非繁殖羽不容易分辨出來,目前比較明顯的差異有:第一,劍鴴的眼圈比較不明顯;第二,劍鴴的嘴在比例上比較長,也就是所謂的 long-billed,嘴前後的粗細比較一致,且由於比例較長,嘴長往後鏡射可達眼中或後,而小環頸鴴嘴長往後鏡射僅達眼先或瞳孔位置之前;第三,劍鴴的耳羽偏褐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