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到杉林溪拍了鱗胸鷦鷯 @ 杉林溪和小翼鶇 @ 杉林溪,自然不能錯過小剪尾。或許是小剪尾正在育雛,只要稍有耐性的等待,它總是能每隔一下就跳出來幾秒讓我們過癮,而且嘴上大都叼著食物。
小剪尾(Little Forktail)身長約 12 公分,是台灣特有亞種,也是第二級保育動物。小剪尾屬於保育類鳥類主因是它們必須生活在乾淨無汙染之上游水或者山澗溪水源頭;除了環境需求高,他們的生活領域與鉛色水鶇重疊,但是因為生性羞怯,無法與鉛色水鶇競爭。看了圖鑑的資料,發現難拍的小滷蛋和小翼鶇都還被歸類到普遍留鳥,而小剪尾卻被歸類為稀有鳥種,看起來歸類的法則似乎還可以增加其他分類。
小剪尾雄鳥體色相同,嘴黑色,腳粉白色,全身羽色黑白相間,因為對比明顯,往往黑色羽毛拍清楚了,白色羽毛的部分又似乎有些過曝。雖說羽毛是黑色的,在某些角度看,又隱隱有藍色的光澤。
這次拍攝讓我們非常佩服小剪尾的抓地力;上一張照片,是它在類似攔沙壩的垂直壁面上所拍到的,從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出,水不斷的從上往下流,甚至掉下的水珠還凝結在空中,而它不但可以穩穩地抓住壁面,還能從壁面的水中抓出食物,真的很神奇。
其他分類:隱密度、難拍度。E.g. 山紅頭/叢樹鶯/領角鴞/夜鷹 = 普 + 隱密,小剪尾 = 稀 + 不隱密。
回覆刪除不錯的想法,但是這大概要鳥會的去傷腦筋了。其實我和我的同事都認為"賞鳥"和"拍鳥"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以小滷蛋為例,"賞鳥"人士大致認為聽到就算,所以認定是普鳥;可是在"拍鳥"人士的眼中,它可要大費周章才能達成的!
刪除我認為是互補的。視覺也好,聽覺也好,甚至觸覺也好,都是賞鳥的途徑。拍鳥只是記錄下來而已,或許有人把這行為提升到藝術境界,但終究是以視覺的紀錄為出發點。至於是否普遍或稀有,這需要客觀且持續性的族群調查。住在台灣當然以台灣(或台澎金馬)為界線去斷定「普」或「稀」,並且進一步去分析台灣內部的分布情況。如此就可以回答諸如「黑冠麻鷺是否在都會地區越來越普遍?那些地區?Why?」從這個角度來看,賞鳥人士的「普」的直覺可能比較接近客觀的狀況(從這裡也可以了解為何有人討厭鳥音,因為會干擾這種感官的判斷-有次我以為我聽到了鵂鶹,結果是附近的鳥音 orz)。而拍鳥人的「普」只能說是「showbird願不願意露臉,一旦露臉是否快閃」的技術問題。
回覆刪除其實這也是分類的一種藝術,或許賞鳥與拍鳥的分類可以不同。想想,個人比較喜歡看到鳥類各種豐富的羽色與姿態,以及紀錄前後的點點滴滴。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