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及小綠鳩,腦海中總會出現 2015 年讓許多鳥友在南投小半天槓龜的不愉快經驗,我當然也是其中一員。事後查了一下相關報導,原來在小半天出現的小綠鳩可是更少出現的、美麗的雄成鳥。雖然 2020 年,我在台中都會公園終於拍到了小綠鳩,但是可惜的是拍到的是幼鳥。
2024 年初,我快快樂樂的南下回到高雄老家,準備迎接農曆新年;但是,就在新年前夕,新竹香山出現了小綠鳩雄成鳥。小綠鳩雄成鳥耶,我的夢幻鳥種之一,可是過年在即,實在無法分身,更何況那時候的南北交通,一定很可怕。
過年期間,不斷的收到鳥訊,看起來還蠻好拍的,而且看到鳥友拍出來的效果也很好,這時候就不斷的自我發功:過完年再去拍;拍得到就是有緣,拍不到就是緣份未到。居然在發功的情形下,年很快的過完了,回到台中的第二天就北上新竹。
去新竹之前就知道不能帶焦段太長的鏡頭,所以出發的當天是帶著長、短二鏡。到了現場,經過現場鳥友的指點,當場換上短鏡頭,立馬拍了起來。拍了一陣子,因為老是有遮而且有光斑,就決定先到金城湖晃一晃,下午再過來看看;沒想到下午不但人變少了,拍攝環境也好很多。
小綠鳩又稱之為黑頦果鳩,所以應該有黑頦才對;之前在台中拍的幼鳥,完全看不出這項特徵,但是在這隻雄成鳥的身上,這個特徵就很明顯了,而且仔細看著照片,所謂的黑頦感覺應該稱之為紫黑頦,紫色味頗濃。
除了紫黑頦,雄成鳥的特徵還包含頭、頸、至上胸灰白色,腹部灰綠色,而胸腹間有紫褐色寬橫帶(客官們覺得胸帶是紫褐色,還是紫黑色?)。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希望能把胸帶的顏色拍清楚。
新竹這隻雄成鳥,它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在一棵桑葚樹上。只可惜跟 2020 年在台中拍的情形不一樣,進食的畫面拍的都不滿意。
2015 年小半天之後,陸陸續續在中研院、屏東崁頂、甚至 2020 年在屏東大鵬灣都出現過小綠鳩,但是我都無法分身前往,心中那個懊惱就不必說了。幸好,後來有隻算是親民的小綠鳩未成鳥出現在台中;二話不說,立馬前往(雖說如此,第一次去還是槓)。
小綠鳩(Black-chinned Fruit-Dove)身長約 26~28 公分,屬於稀有性留鳥。小綠鳩的外型,雌雄鳥相異,雄鳥色彩鮮明許多。
其特徵包含虹膜紅色,下嘴基有紅色斑,腳紫紅色,雌鳥體上大致為翠綠色,體下灰綠,尾下覆羽栗褐色。
小綠鳩又名黑頦果鳩(應該是英文直譯),雖然說應該是黑頦,可是這個個體卻不黑,不曉得是否是未成鳥,我找不到資料。
最後這三張是它吃果榕時的三連拍。從拍攝過程中觀察到的情形是,它蠻會選擇果實的;基本上它都選深紫色的果實下嘴,而且只要一咬味道不對,會馬上吐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