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董雞 @ 新北華江公園、屏東恆春、台南將軍

每年到了夏天,我就密切注意著董雞的訊息。理論上來說,每年夏天它應該都會造訪台灣,可是或許是它性情極為機警與羞怯,所以能夠拍到它的機會就非常的少。印象中,幾年來我跑過了宜蘭、桃園、以及台南,只是一直沒有緣分。非常有意思的,就在 2018 年的夏天過完,秋天也轉眼間就要結束,突然華江公園傳出它的鳥訊,我也很幸運地在那一天第一次將董雞入袋,只可惜拍到的是雌鳥。


或許是因為這一點點的缺憾,2019 年的暑假過了一半,不知道為什麼原因,我居然根據一份五月份的鳥訊,和一些在 FB 上的照片,跑了一趟來回超過六百公里的恆春之旅。到了定點,一看環境完全不是事先想的樣子,心想"完了"。沒想到漸漸接近黃昏,他們居然飛了一、兩次,只可惜我接了兩倍鏡,非常勉強的紀錄了幾張雄鳥和未成鳥(應該也是雄鳥)的身影。



很明顯的,補考董雞是必然的,可是因為距離遠,所以就等等。這一等,時間到了 2022 年。印象中,五月底過後再次迎來鳥荒季,我跟自己說:是不是今年可以再跑一次恆春了?沒想到,到了六月中下旬,台南連續傳來董雞的消息。



一開始的消息是東山區的,但是鳥點並未外傳,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董雞就離開了。再來就是將軍區的,這一群個體倒是停留了一個多月。至於這一群有幾個個體,目前似乎眾說紛紜,但是我個人記錄到的有四個個體,包含一隻雌成鳥,只是我沒清楚的拍到雌成鳥(只有一次看到它短暫飛起,拍到的身影是它在一棵矮樹的後面,我就不貼了)。



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衝往將軍,一則是那段時間有點事情,一則是因為我打算整個暑假來記錄它們,所以不急。我在整理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仔細算過我總共去過七次,最後一次什麼也沒拍到,而第一次去的時候已經接近六月底,等下文章中介紹的有點土黃色的未成鳥就是那天拍的。



聽台中的鳥友說,去將軍拍董雞,每一次開車來回要三個半小時,但是按快門的時間可能只有三秒。這說法真的說進我的心坎裡,由於第一次去心理沒準備,每次董雞短暫跳出長草,還沒準備好,它就已經落入長草內。



我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拍好董雞雄成鳥全都露的停棲版,因此一直圍著雄成鳥打轉。去拍過的鳥友應該也知道,這在初期簡直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是從七月中旬開始,慢慢有了轉機。我在七月中旬之後,幾乎每次去都能拍到停棲版,偶而還可以有全都露,偶而距離還可以近到 30~40 米,只是時間大多在太陽下山之後。



上一張四格圖包含了董雞在"董、董"叫的時候常有的動作,脖子粗、低下頭、大聲叫,往往只有聽到叫聲之後,鳥友們才會知道它的位置。



上一張是我在八月初最後一次記錄到董雞的那一天拍到的。印象中,雄成鳥飛回大家認定的育雛區,它一落下長草區,立馬就是這一隻飛了上來。仔細看一下額板長短,可以明確知道這個個體不是雄成鳥。



我再把六月底拍的未成鳥放進來比較一下。雖然事隔一個多月,在不考慮顏色的情形下(畢竟光線差太多),我燜可以再次從額板的長短看出,這個個體的額板長度比八月初拍到的個體來得長。另,據說董雞有未成鳥共同育雛的現象,不知道剛剛描述的符不符合?



董雞(Watercock)雄鳥身長大約 42~43 公分,而雌鳥身長大約 35~36 公分,屬於稀有的夏候鳥,這也是我每年夏天特別注意它的原因。(上一張的雄未成鳥是 2019 年七月底在恆春拍的。)



其特徵包含虹膜褐色,腳黃綠色;雄鳥繁殖羽嘴黃色,上嘴基至額板紅色,額板突起呈雞冠狀(就是這個迷人的特徵,讓我跑了這麼多地方),全身大致灰黑色,翼覆羽羽緣褐色,尾下覆羽白色(這倒是看不出來)。(比較一下恆春的雄成鳥和將軍的雄成鳥,恆春的明顯黑的比較均勻,而將軍的偏灰,而且腹部有不少橫斑。)


雌鳥的體型比雄鳥小,嘴淡黃褐色,全身大致黃褐色,頭頂暗褐色無額板,翼覆羽軸斑黑色,羽緣淡褐色,腹部密佈黑褐色細橫紋。



雄鳥非繁殖羽似雌鳥,但是整體色澤較深,臉及腹部略顯汙灰,腹部橫紋較明顯,背部黑褐色軸斑也較明顯。



2020 年 7/8 月,桃園也出現一隻董雞。雖然停留時間長,但是能夠拍到全都露的鳥友不多,因此我也沒專程去看它。直到 8 月去北部看兒子,順便去了半天碰碰運氣;果真我的鳥運不算好,一個下午只短短紀錄到上面這張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