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黑腹燕鷗 @ 鰲鼓溼地

2014 年冬天,鰲鼓溼地,有幾種飛羽,個人覺得拍的還蠻滿意的,而其中一種就是黑腹燕鷗。2014 年 12 月,記錄到清楚的靜態版,而 2015 年 1 月則記錄到清楚的飛行版。從此之後,不知道是沒興趣了,還是我去拍鳥的地方沒有漂亮的畫面出現,我似乎與黑腹燕鷗絕緣了。


也就是說,我的記錄都是黑腹燕鷗非繁殖羽。這個紀錄一直到了 2019 年的 5 月才算是真正解除了,而那次其實主要目標是補考白翅黑浮鷗,不是黑腹燕鷗。



黑腹燕鷗(Whiskered Tern)身長約 23~39 公分,算是普遍的冬候鳥。雖說是冬候鳥,過去幾年的經驗,似乎全年都有機會看到黑腹燕鷗,不知道算不算是留鳥了。



非繁殖羽嘴黑色(可是嘴一張開卻是明顯的紅色),腳暗紅色,頭至頸、胸部以下白色,頭上有黑色縱斑,後頭黑色與眼後黑斑相連,背面淺灰色。幼鳥似成鳥非繁殖羽,但背面有褐色斑。



飛行版是在鰲鼓溼地附近的魚塭拍到的。以後有機會,應該找個角度或者躲在什麼遮蔽物的後面,看看能不能拍到更美的背景。



拍的多,刪照片以及決定把哪一張放上來,就很頭痛,我就盡可能選擇不同的飛行姿態。



黑腹燕鷗繁殖羽嘴深紅色,腳紅色,頭部眼以上的部分黑色,眼以下部分則為白色。對比明顯,背部暗灰色,翼部以及尾羽灰色(比對照片,這個說法怪怪的),胸灰黑色而腹部黑色,尾下覆羽白色。



從第一張照片可以看的出來,這個在水面上覓食的標準動作在鳳頭燕鷗的身上也看過;其實包含照片中的白翅黑燕鷗也有類似的行為,或許可以推論這是"燕鷗"的標準動作吧。



第一張和最後一張照片大概也顯示了幾個有趣的行為:魚塭似乎是吸引以及聚集燕鷗的好地方,同時也是魚塭飼主的噩夢,常常會放炮趕他們。印象中他們的反應是,"這裡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它們就換個魚塭。



另一個現象就是:黑腹燕鷗常常與白翅黑燕鷗混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