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深山竹雞 @ 大雪山

現在已經記不清我是在哪一年第一次拍到深山竹雞,但是印象恨深刻的是自己告訴自己的一句話:沒升級設備前,就不必拍去拍深山竹雞了,避免浪費時間。2017 年設備升級了,可是卻是拖到了 2018 年 4 月初才去補考,原因是那段時間還有機會可以拍拍深山竹雞的幼鳥。


深山竹雞(Taiwan Patridge)身長約 22~25 公分,屬於不普遍的留鳥;圖鑑中正式的名稱是"台灣山鷓鴣",是台灣特有種,也是第三級保育類動物。雌鳥與雄鳥羽色類似,其特徵包含嘴灰黑色、腳紅色、過眼線至後頸側以及頸圈黑色,頸圈中央有紅斑,喉、頰、和前頸白色。



頭至背部大致灰褐色,有黑、灰色相間的鱗斑,翼有栗褐色與灰色相間恆但,胸部與體側藍灰色。整體來說,算是鮮豔的,只可惜老是躲在樹林底層。



幼鳥似成鳥,但是羽色較黯淡,嘴尖紅色,眼周裸皮黑色較淡,脇部白色軸斑不明顯或無。看起來,上一張的幼鳥看起來最年輕,也最可愛,而且下嘴似乎整個是紅色的(五月拍攝,而第一、二張卻是四月拍攝,有可能是不同家族)。



設備升級之後,比較過去所拍的,雖然細節增加了,但是幾次拍到的時機都不好。看起來以後幼鳥出現的時候,還可以去補考。(上一張的幼鳥,紅色嘴尖已經變得很小了,拍攝時間是五月)


深山竹雞是台灣鳥友公認的四大難拍的飛羽之一,我想這四大難拍的飛羽應該同時兼具下列兩個特性:一是不容易觀察到,而且就算觀察到了,要拍到清楚仍然很困難;例如,深山竹雞和小滷蛋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2 則留言: